易同声音·张科兵|我该拿什么去爱你,2024

2024-01-01 易同张科兵

“我闭上眼睛 瞎了往后半生

如果我失去了你 看见的不过是幻影

曾经让你伤心 从此不相信牛市

当你重回我怀里 竟会颤抖个不停......”


有幸每年都轮到我执笔1月月报,总结去岁,辞旧迎新,今年我反复认真的回看了过往五年的回顾与展望,如此唏嘘:

 

《2019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比以往都早一些》,在市场极度的内忧外患悲观中,2019年成为了过去16年基金平均收益率第4高的“大年”,洪灏的EYBY模型成功埋伏了央行的信贷宽松周期,Call底成功,华为在中美贸易战拉锯中点燃了国人突围的信念;

 

2020年元旦的展望怎么能够预见到近在咫尺的世纪疫情,魔幻的一年始于恐慌,却最终决定于几大外国央行洪荒之力的放水;

 

2021年1月,感叹见证了百年一遇的央行印钞,震撼于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疫情中的绿洲,展望了中国品牌将在全球所向披靡,谁又能预料,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引发的不是中国品牌的弹冠相庆,而是迎来了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急剧转向紧缩,港股中概惨烈踩踏,“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可是,没有想到这个结局......”;

 

2022年伊始,展望“政策底已现,经济底未现”,然而含碳率下降和含硅率上升的产业趋势明确,做时间的朋友,哪怕贵一点,总会等到《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一刻,可是现实中,黎明前才是最黑暗的,“1月西安就开始掀开一轮静默的高潮,席卷南北,纵贯全年,然后在12月把3年正向的清零,反向清完了”,“Alpha被负Beta反复碾压,不忍直视”......

 

2023年第一天,开篇终于就提出了灵魂的拷问:“还有勇气继续展望2023吗?”,然而逻辑推理是如此顺畅:“美欧快速大幅加息进入衰退,中国Reopen迎来复苏 ”的剧本,当时谁又能抗拒呢?...... 今天辞旧之际,几乎没有勇气回顾2023了,美国衰退的剧本,反转于4月初对硅谷银行破产的应对:“美联储紧急出台的BTFP融资工具将向银行提供最长12个月的贷款,避免其它银行陷入硅谷银行亏本出售资产的困境,BTFP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可以按面值衡量价值,而不是按当前市场价格。”,联储一举逆转了百年最大的债券浮亏引发的金融紧缩。 国内剧本的逆转来的更早一点, 3月“防止大干快上的冲动”,前瞻的防止了中国经济“过热”,开篇那首齐秦的《我该拿什么去爱你》就是今年的回顾,回顾着无数个省略号。

 

在变幻莫测,在我看来完全无从把握的现实世界面前,易同的两位合伙人党总和朱总交出了极其优秀的业绩。绝对价值的风格提供了估值安全边际,龙头企业,优秀持续的现金流提供了高股息持续超预期的可能性;守正出奇,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效果就很好。但如果一定要继续去展望的话,基于对于前几年市场和预期的复盘,我认为目前市场对于2024超级趋同的如下一致预期不可能都对:美国不衰退,降息150BP,股债双牛;日欧减息加息各自有利于经济复苏和股市;而中国可能会出现Hard Landing;“Anything but China”策略当前大行其道。



美国市场的贪婪与恐惧指数已经钝化于阈值附近一段时间了,七个分项中:市场的广度、强度、趋势、情绪,都处于极度贪婪状态,表征流动性的信用利差也处于贪婪状态,美国投资人的FOMO(错失恐惧症)情绪达到了过去几年的峰值,仓位处于过去几年最高水平。如果历史告诉我的是,逻辑推演的胜率是如此之低,经济复苏+降息150短期也反应在股价中了,那么在目前位置上贪婪胜率不会太高了。最后触发市场回摆的可能是长债的超量发行,可能是日本央行的YCC结束,事情发生前,谁都不会知道。



H股指数的PB估值0.75来到了有指数以来的最低,估值分位数0.89%甚至已经小于1%。中国经济可能是不好,百年不遇的不好,估值也在这个分位数了,如果经济不如大家相信的那么悲观,这个位置上一致预期的胜率同样不高,条件甚至只需要2024不要太差。

 

以往路演的结尾中,我们常常说投资需要“顺趋势,逆人性”,但什么时候顺趋势,什么时候逆人性,才是最难的。我该拿什么去爱你2024,我不敢再妄言反转,“不要太差就行了”,洪灏的EYBY模型早已发出了信号,但2019的一幕已经无人奢望。  

 

“......我该拿什么去爱你 拿我破碎了千万次的心

我以为我爱你 却一再伤害你

越拥抱越叫你不能呼吸

要我拿什么去爱你 拿我哭过的痛过的决定

我空了的双手 我好想再拥有

昨天的成功 都是被谁给夺走”

 

歌很好听,再次感谢过去一直信任和支持易同的所有人,并祝大家2024新年快乐,健康幸福。


重要声明

请您仔细阅此重要提示,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