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同月报|“结硬寨,打呆仗”,做时间的朋友

2017-07-18 易同张科兵

回顾上半年,国内市场流动性“价、量”总体接力偏紧,市场风险偏好受监管政策影响而大幅下降;而国际市场却流动性总体宽松,虽然有两次升息,但经济复苏提升了风险偏好,刺激股市节节攀升。在PPI见顶的2月,市场的争论热点还在于“新周期”真的来了吗?而在4、5月去杠杆成为主要矛盾后,是否会“硬着陆”迅速成为了新的讨论热点。在剧烈摇摆的预期中,经济体现了超出大部分人预期的韧性:对外,全球复苏下的出口表现抢眼,对内,每年60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稳稳的托住需求。表现在结果上,消费行业持续景气,而叠加着存货周期,产能周期底部的供给侧改革的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造纸等盈利创出近年新高。最终,风险偏好成为影响A股上半年的主要矛盾,它选择了抛开纳斯达克,持续的从小盘成长切转换成白马蓝筹。所以,在流动性“价量”双紧,监管加强的期间,白马股靠过硬的业绩迎来了近些年最大幅度的一次估值大幅扩张。

 

那么展望下半年呢?

周末在五年一届的“金融工作会议”上,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当属“风险”二字,虽市场最关心的“去杠杆,稳健的货币政策,控总量”等目标仍然在目,但防范金融风险,维持市场稳定已被明确为最重要的目标。在持续走低的个位数M2引导下,经济缓慢减速在三季度开始应该是可以被预期的。我们预期在这一轮PPI环比回正以前,我们还处于周期的底部,经济的低波动率特征会更加明显。在这个流动性、波动性双走低的环境下,市场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呢?我们觉得大概率是否定的,耐心等到PPI的再次触底,可能就是大家常常比喻中的黎明了。在此之前,最确定的、最低估值的、最具有流动性的少数标的,仍然会是机构抱团的核心资产。

 

易同曾经给大家讨论过股市赚钱的三条路径:

赚盈利增长的钱,可安枕无忧;

赚估值扩张的钱,宜前后思量;

如果非得赚投资者博弈的钱,当如履薄冰。


展望下半年,从先行指标上看,盈利增长上能够同比环比大幅提高的行业不那么多,有估值修复空间,或国际比较优势的蓝筹行业也剩下不多,投资者很可能需要在风险偏好摇摆中参与者的继续博弈。历史上曾经有位名将,他从未速胜过一仗,但却屡屡在人数,装备,地形并不占优的博弈中总大胜而归。在他自己的总结中,他只用一种方法:“结硬寨,打呆仗”,坚持了13年的时间,把进攻,打成防守,他的诀窍就在于“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他,就是湘军将领曾国藩。在当前情况下,如果市场波动,行业轮转,风格切换都没有给出新的明确的投资线索,“结硬寨,打呆仗”又何尝不是个理性选择呢?希望我们同样出发点的组合,也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重要声明

请您仔细阅此重要提示,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