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同月报|困难总会过去,仍看A股三重机会
2020-02-03 易同朱龙洋
投资者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最重要的要区别开什么是一次性冲击,什么是不改变的长期趋势。从总量上看,对经济也好,对企业也好,2020年的日子或许要难一些了,GDP在1季度甚至上半年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消费里可选消费被推迟,短期购房购车都推迟到疫情结束后了。从全年看,影响相对较小。必须消费因为短期经济活跃度大幅下降,短期损失不小,例如旅游、餐饮、娱乐等,春节档票房直接下降到几百万量级。上市公司盈利自然相应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从企业价值角度看,仅仅是一个季度的经营冲击,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是很小的,我们动辄给企业几十倍的市盈率,一个季度的影响就是四分之一年,和几十倍的PE比,显然是很小的。一次性冲击主要来自短期避险情绪,历史经验看,这个时候市场的波动很少改变股票运行的主要趋势。
我们仍然认为A股市场未来将有三重机会,将是主导市场的主要趋势。
首先,通过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建设完善,我们越来越有希望成为成功的资本市场,成为资本配置效率更高的资本市场。国外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每个资本市场都是成功的。有特别成功的,比如100年复合回报接近两位数的美国市场,更多的还是不太成功的,比如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等。成功资本市场必要的三要素我们具备2个半,我们有优质的企业,有专业的投资者,但资本市场的制度仍需完善。在过去一段时间,这方面动作是非常大的,比如年初的证券法修订,全面推行注册制等等,都是从制度角度去完善资本市场,补足制度上的短板,一切都在正确的路上。外资的逐渐涌入某种程度也代表了海外投资者对于这点的认同,确实也同时看到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有所提升,股票估值能更有效的反应企业价值,直接的例子就是优质企业的估值由低到高修复和垃圾股的估值泡沫破灭。我们认为这个过程走过一半,接下来仍旧会继续修复,这是我们认为的当前A股的第一重机会。
其次,过去两年,去杠杆和贸易战对经济和企业盈利负面影响逐渐过去,更会随着这次疫情加速出清,否极泰来。许多出口导向,或者可选消费相关的企业都在过去两年盈利受到了影响,但随着接下来的复苏,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这将是A股市场接下来的第二重机会,疫情会改变节奏,但不改变趋势。
最后,我们过去一直提到的现在是全球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趋于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美国也好我们自己也好都面临这个囧境,所以这个背景下出现了存量蛋糕的争抢,出现了贸易战。打破这种局面的要么是新技术革命,要么是新的制度红利。当前来看,中国的制度红利空间是巨大的,中部、西部大体量的人口还没有充分参与到全球分红体系。疫情暴露了很多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问题,但反过来想想,快速暴露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平权,以及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中国是非常有希望释放这个制度红利的,当然,这也是可能的A股的第三重机会,并且可能是最大的机会。
重要声明
请您仔细阅此重要提示,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