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同月报|迟来的春天
2019-01-07 易同张科兵
201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都早一些……还在十二月,寒流就急不可耐的裹挟着鹅毛大雪横扫华中地区,让措手不及的人们又回忆起了2008年冰灾。十年轮回,金融市场的从业者早就把18年和08年联想起来。回想18年初的展望,有憧憬18年是“十九大布置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年”、有期待“用超预期的改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有称道央行提前收紧了货币政策,等待美联储升息周期准备抄底国际市场的……然而在18年内忧外患合成的强大的趋势力量面前,这些展望都只成为美好的背景。现实是残酷的,2018年最终定格成了过去十年最大的熊市,万德全A连续跌四个季度,跌幅超28%,所有股票跌幅中位数超过35%;上次这么惨,正是2008。
如今又到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回顾2018展望2019,其中有一段笔者觉得非常简洁明了“如果说2018年的经济差是七分,股市差是十分,展望2019年经济差可能是十分,股市的差也许只有七分了……”。2018股市的十分差,其实并没差在经济,因为盈利回落刚刚开始加速;也没差在流动性,相反货币政策下半年已经逆转;它差在了预期,内忧外患的不期而遇,让市场觉得,这次可能连货币政策逆转都不能轻易相信了。
对于2019年的经济,确实,再谨慎一些也是正常。各行各业开始感受到,过去三十年全球一体化红利开始逆转的冲击;宏观上,大家看到了08年以来过去三轮货币政策刺激的效果已经渐次减弱;逆周期工具方面,失去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资两大引擎,国内信用创造机制几乎停止;微观上,企业深切体会到去杠杆,环保整顿之苦后,投资意愿降到了冰点,M1更已经逼近历史新低.是的,对于2019年的经济,搞不好真是“康波周期万劫不复的一年”,但我们还是认同,股市的差也许只有七分了……为什么觉得股市会比经济好点呢?
首先,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走到了尾声。每一轮的美国加息周期,都会驱动全球流动性逆转,将“享受泡沫”的新兴市场推向金融危机,美国经济越强,则加息周期越长,新兴市场的危机就越大。2018年是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一年,但是特朗普的顺周期财政刺激政策,将美国的经济增长推入了短暂的过热,美联储也顺势四次加息。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刺激后的经济将更快冲顶进入衰退,从而缩短美国了缓慢加息的窗口期,从目前来看,2019年美国已经步入加息周期的末期,一轮提前结束于较低位置的美国加息周期,这对于新兴市场的资本市场,不能不说是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其次,国内的经济政策已经开始调整。“公平和效率”是本届政府的政策着力解决的问题。“精准扶贫,环境保护,防范金融风险”一直都是追求公平的目标。而今,在经济压力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目标明确作出调整,“稳增长”再次出山,“去杠杆”适时淡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带着新的“全能牌照”闪亮登场,“禁止环保一刀切”成为了新目标,地方债也再次出场,100BP全面降准出台……这些都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政府重新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当然,如前文谈到,经济的这次下滑可能不再是只靠货币政策就能挽狂澜于既倒的了,所幸,和美国的财政政策被透支到政府关门的情况相反,我们的财政政策其实暗含着相当的空间。同时掌握着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土地国有制,支柱行业的垄断经营权四大工具,我国中央政府的雄厚资产储备和财政健康状况无论哪方面都是傲视全球的。如今美国的企业所得税都降到了21%,大力度降税减负,刺激消费的重担大家都盯着财政政策了。
最后,2018资本市场的预期也蕴含了对中美贸易摩的极度悲观。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摩擦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日本来看,各个行业持续贸易摩擦了26年,我们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美国自身经济开始遇到下行压力的时候,在美国股市也经历了1929年以来最差的12月以后,短期妥协缓和的可能性也在迅速加大。这对于中美股市的风险偏好来说也是潜在的重要短期因素。
综上,易同觉得对于2019年的经济留一分谨慎,这次经济的筑底,可能会是一个相对漫长和折磨人的过程,走出底部尤其对于财政政策有所期待,而对于资本市场,我们认为会比经济的情况好一些,引用交银国际洪灏先生著名的EY/BY股债择时模型所示(如下图),在充分反应了2018年众多悲观预期之后,2019年大概率是更有机会的。
熬过了“十分差的2018”,我们更应该保持耐心,等待春暖花开。我们不去预设时间,姑且把三个信号当成布谷鸟“报春”:信用利差的收敛、广义社融拐头向上、M1触底开始反弹。都说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推荐一首谭校长的老歌《迟来的春天》共赏,十分好听。
重要声明
请您仔细阅此重要提示,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